|
 |
2.1.1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 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成败的关键,持续高负压是负压封闭引流的重要特点,负压的高低和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到引流效果,一般把负压维持在60~80 kpa,提供一个高效的引流效果。每次更换负压瓶里的引流液时,必须用双血管钳左右交叉夹住伤口引流管,然后接负压瓶,调好中心负压后才松开止血钳,防止漏气。当负压低于20 kPa时引流效果差,如果瘪陷的Vacuseal恢复原状,薄膜下出现积液,提示负压失效,应立即处理。当负压失效时应立即查找原因,报告医生,必要时重新置入引流装置。 2.1.2 密切观察引流管的畅通情况,若创面敷料隆起,或创面上的PVA泡沫出现有渍斑,触摸没有硬实感或减弱等,则提示引流管有堵塞或连接管扭曲的可能,应立即处理并始终保持引流管畅通,如有小血块或血痂堵塞管道时,可用灭菌注射液10~20 ml冲洗抽吸管道,但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。若仍不能解决问题,则立即在有效的麻醉下更换引流物。若引流液量突然减少,揭除粘贴薄膜后,中心负压不下降或消失,这时要立即更换引流。特殊情况处理,负压引流敷料干结变硬,可能是因为密闭不严所造成的负压引流敷料脱醇变硬,也可能是因为创面液性引流物被吸引干净。如前48小时变硬可以从引流管状缓慢注入生理盐水,浸泡负压引流敷料使其重新变软。如48小时候变硬,引流管中已无引流仍持续活动,此时不做处理,一般不会影响到负压引流创口最终效果。最常见的漏气部位为引流管或固定钉的系膜处,以及三通接头处,皮肤褶皱处,边缘有液体渗出处。当发现有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应马上通知医生,仔细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出血,并做出相应的正确处理。 2.1.3 敷料情况,负压引流敷料鼓起,不见管形,常见的原因除了引流管堵塞外,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。如吸引机损坏所致负压力不够,中心负压表头损坏,引流通道接头处漏气停电,电源断开中心负压停止,引流管被病人体重压迫,折叠等。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。负压引流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,有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臭味,敷料上出现黄绿色,绿脓色,灰暗色等各种污秽的颜色,这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,不会影响负压引流的治疗效果,一般无需要做特殊。 2.1.4 易压迫的部位,如背部.骶尾部等处,应经常更换患者体位,用垫围.被子等将其垫高.悬空,防止负压引流敷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,因而阻断负压源。 2.2. 创面的观察与护理 应用负压引流不需每天换药,一次封闭可以保持有效引流5~7天,可减轻患者痛苦,降低医疗费用,减少医护工作量,护理方便。应尽量避免薄膜下积液,如果瘪陷表示有效,如果恢复原状表明膜下积液,负压失效,定期检查各接口是否松动,给予调整。皮肤粘贴薄膜时避免过度牵拉及反复粘贴,预防张力性水泡的发生。 2.3 预防感染 为了预防感染,入院和每次清创前均需做创面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,按检查结果准确使用抗生素。创面周围皮肤每日用温水擦净:及时更换负压引流瓶,严格无菌操作,观察引流液i的颜色.性状.流.及量。 2.4 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饮食,以促进创面内肉芽组织的生长,防止并发症的发
|
|
|
|